查看: 707|回复: 8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复制链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地质大学是以地学为特色,地质、资源、环境、工程和信息技术为主的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系为基础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目前在武汉和北京两地办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坐落于风景如画的东湖之滨,南望山下。

    地球科学学院始于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的矿产地质与普查勘探系(大系),1995年由地质系、地球化学系和地质力学教研室组建而成。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如李四光、袁复礼、张席禔、王炳璋教授,冯景兰、尹赞勋、王嘉荫、张炳熹、王鸿祯、杨遵仪、袁见齐、池际尚、郝诒纯、马杏垣、刘宝珺、丁国瑜、杨起、赵鹏大、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金振民、莫宣学、高山等院士在此任教,为我院(系)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高级干部。还有著名科学家,如丁国谕、张本仁、刘宝珺、马宗晋、孙大中、欧阳自远、傅家谟、张弥曼、叶大年、秦蕴珊、李廷栋、殷鸿福、汤中立、金翔龙、马瑾、戎嘉余、钟大赉、陈旭、金振民、莫宣学、高山、马永生、李家彪23位两院院士。

    地球科学学院现任院长章军锋教授、党委书记王甫。

    地球科学院发展目标:坚持标准,追求卓越,探索地球科学奥秘,谋求人地和谐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院。2013年5月地球科学学院获批湖北省试点学院,积极探索以激励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优化和学术卓越为核心价值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地学人才的协同创新和国际化视野培养。

    地球科学学院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所在地,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质学一级学科在2009年、2012年教育部高校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其下的5个二级重点学科(矿物岩石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全都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地理科学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共建二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学院以“人才-学科-平台”为根本,本着“一体两翼”的思想推动地质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与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带动地理学科发展。

    地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科院院士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万人计划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博士生导师50人、教授60人、副教授46人。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建成国家精品课程9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承担我校周口店、北戴河、秭归野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2008年周口店—北戴河实习基地建成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野外实习基地,为地学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除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外,还将在资源、环境、灾害、宝玉石、地质工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国土资源规划等地学及其延伸领域中拓宽,使学生在上述部门和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能力。

    科学研究形成壳-幔体系物质及其交换过程、地球表层系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三大研究优势与特色。建有2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2个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111”),在地球生物学、区域大地构造与岩石流变学、岩石圈地球化学、第四纪环境与灾害、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每年发表SCI学术论文150多篇,共6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Nature》(4篇)、《Science》(2篇)杂志上发表。地球科学学院1999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项(第一完成单位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2002年以殷鸿福院士和杨遵仪院士为首的科研集体主持研究的中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及其27c层之底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俗称“金钉子”。作为国际对比标准,它的确立标志着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为我国赢得了很高的学术荣誉,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成果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作为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我校是教育部唯一参加此项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现场科学研究的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金振民院士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在钻探现场组建现代化的“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2002年该工程被国家科技部、科技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评为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2008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成善,1951年11月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4-1977年在成都理工大学(前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学习,1977-1978年在西藏昌都工业局任地质组技术员。1978至1981年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系学习并获地质学硕士学位。1981年至2003年在成都理工大学任教,2003年至2004年在西南科技大学任教,1993-1994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at Menlo Park)访问学者。2005年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在学术组织任职包括:国际地科联联合古陆指导委员会委员(1991-1993),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463项目主席(2002-2006),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55项目主席(2007-2001),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2013),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ICDP-CHINA)副主席(2006-),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9-),中国大陆地壳和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2009-),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9-),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1990-),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四、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地学部委员(1999-),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届、第六届(副理事长)和第四届(常务理事)(1999-),中国石油学会理事第4、5届理事会理事(1995-2003)等。主要学术刊物任职包括:《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客座主编(2002),《SEPM Special publication》客座主编(2009),《Gondwana Research》客座主编(2012),《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客座主编(2013),《ACTA GEOLOGICAL SINICA》编委,《Geoscience Frontiers》编委,《地学前缘》,副主编,《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编委(第二、三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编委(第五届),《现代地质》编委,《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编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山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62年6月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籍贯云南省石屏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学位,1989年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因病逝世。

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的研究,以中国东部为研究基地,结合全球对比,在大陆地壳结构和组成、壳幔交换作用以及微区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创新成果。首次获得了中国东部地壳63种元素的丰度值,揭示了中国东部下地壳独特的双层结构和中性的总体成分,明显不同于全球单层基性下地壳模型。发现与提出下地壳拆沉再循环这一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证据。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演化的时空不均一性。他的研究团队开拓了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分析新方法并取得国际公认的成果和高水平数据。曾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宣学,1938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1986~199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1990年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93~200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学术机构任职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七、十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1996~200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1996年)。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学会地球内部化学与火山学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至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5年)、《高校地质学报》副主编(1995年至今)、《岩石学报》副主编(1999~2001年)及编委(2002年至今)、Himalaya Geology编委(1999年至今)、IGCP430 Steering Committee Executive Memb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教授
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41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教育部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发现初始玄武质熔体(3-5%)不像静态实验那样只呈孤立状态赋存于橄榄石三连点位置,而且熔体还在应力驱动下沿橄榄石颗粒边界呈熔体薄膜分布,这种熔体分布形式会引起矿物边界湿润,连结力减弱,加速物质扩散和流动。建立超高压榴辉岩流变本构方程,为揭示大陆造山带深俯冲榴辉岩质板片拆沉机制提供约束。揭示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橄榄石位错稳态亚颗粒直径是计算上地幔流动应力大小的最佳显微构造参数发现了代表不同流动应力值的两类位错亚颗粒构造。对大别—苏鲁地区超高压岩石和中国大陆科学钻孔岩心系统地开展了物性研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曙光,地球化学家,194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访问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化学家S.R.Hart教授,系统研习了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回国后在中国科技大学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痕量元素地球化学教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1994~2003年曾4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宇宙化学研究室和地球化学研究室,1次赴香港大学地质系做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副主任。2012年9月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工作,并兼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李曙光早年曾从事富铁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寻找富铁矿曾是中国当时(1976~1980年)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李曙光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鞍(山)-本(溪)队黑富矿研究组长。弓长岭矿床是中国最大的富磁铁矿床,矿山急需要在该区寻找深部矿体扩大储量。李曙光应用"趋势面分析"多元统计方法成功预测出鞍本弓长岭矿床的深部富矿体,并被钻探验证成功,在预定深度打到厚层富矿。此外,李曙光等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富磁铁矿石中的石墨为菱铁矿变质分解成因,据此提出该富铁矿床成因的新模型。由于该工作为查明黑富矿成因及扩大富矿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获得1978年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和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二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本仁教授
地球化学家1929年5月28日生于安徽怀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2016年因病逝世。

20世纪80年代将成矿带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相结合,开发出基岩测量数据在解决地质和成矿问题上的多种应用。接着将区域岩石圈研究与区域构造、岩石、矿产研究有机结合,深化对区域岩石圈演化、构造发展、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90年代探讨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构造分区与演化,揭示了造山运动的深部过程及其动力学因素。代表作有《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和《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教授
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1924年2月15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质系统复杂性研究,将基础地质和矿床学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开拓出五个创新的学术领域:(1)用多元分析、随机过程和随机场研究地质系统、地质过程和地质学场。(2)用非平衡、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成岩、成矿过程,提出区域地球化学理论。(3)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研究矿床成因,将矿床形成机制研究提高到动力学的水平。(4)提出“矿床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的理论,研究成矿的发生、驱动力、动力学机制和时—空结构与定位。(5)提出“地质作用的自组织临界过程动力学—地质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的理论,将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代表作有《南岭地区区域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动力学》和《地质系统的复杂性》。1987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0

帖子

217

积分

大四郎

Rank: 8Rank: 8

积分
217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于 2019-6-11 2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教授
地层古生物学及地质学家。1935年3月15日生于浙江舟山。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

创导地球生物学新方向,推动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全面结合,提出地质演化突变观。发表我国首部生态地层学专著,提出生物-有机质-有机流体生物成矿系统。在此基础上推动建立我国生物地质学学科体系。发表化石描述近300种,图版80多幅。系统总结中国及东亚的三叠系。首次提出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新定义、界线事件的火山成因说等,确立中国浙江长兴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40篇,代表作有《生物地质学》、《中国古生物地理学》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主题
    217
    积分
    90
    帖子
    33
    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