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祖景皇帝邓公,讳上小下平,四川广安人。帝少年老成,通达世事,颇有大志。帝身短,尝有人嘲之,帝乃曰:"纵是天,亦有人替我顶之。"闻者以为奇。 帝早年流亡法兰西,为短工,但不废学习,多读圣人之书,以为新奇,乃入旗。后回国,当太祖于湖南起义时,于广西响应。后八旗奔陕,于遵义议事,世祖力附太祖,乃得太祖看重。 八旗归附民朝,世祖往淮间练兵,成精锐。后民朝失德,八旗起事,世祖之兵改编为镶红旗,八旗中居第二,仅次于林彪之正红旗。 新民初年,帝领兵下江南,平西南,屡立殊功,乃为西南总督,加军机衔。 改造三年,太祖召帝回京,任中书大臣,颇有立储之意。 改造五年,有儒生擅议政事,帝与大学士摄政王刘少奇等共平之。 文革初,太祖变法,世祖与刘少奇等都以为不可,太祖怒,遂罢之,并贬世祖至江西南昌府。首辅周恩来爱世祖之才,多言于帝,乃又任为参知政事、军机大臣。 文革十一年一月,恩来逝,大学士张春桥欲代之。初,恩来颇重世祖,常有令其继任之意,但不得明言,太祖亦有犹豫。春桥等结江后,多进言于太祖。 是年清明,民集于天安门请加谥号于恩来,张等密告于帝,曰此乃世祖之谋。帝甚怒,罢世祖,但留旗籍。 太祖崩殂,天下震动,嗣皇帝国锋德不以服众,江后阴结其党欲听政,辅政大臣大司马叶剑英与大学士陈云、李先念等合力挫之。叶等俱为世祖旧属,遂请世祖入阁,为参知政事。 继命三年。世祖昔有德望,既出,投者甚众,世祖又使吏部尚书胡耀邦广理旧狱,大赦天下,一时民心归附。废帝不安,密诏殿前侍卫总管汪东兴等拟诏以罢之。叶剑英等知,报于世祖,世祖遂使胡等同发明折,揭帝之失,引八王议政之例,请开国是会议。帝不得已于腊月召公侯以上共议,多附世祖之议,于是改元改革。自此废帝虽设犹废。是年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洋行以通夷。 改革二年,与夷美利坚部通使,世祖亲往招抚,又往东倭。 是年,废帝乃下诏让位于胡耀邦。胡惶恐不敢受,乃奉世祖为上帝。帝乃下诏曰:"受太祖遗命,本当竭忠以辅,然国事危急,社稷之重,不能不临危受命。唯联本不长于政事,今且年高倦政,不过从太祖多年,多有体悟,今唯垂拱以保大统,日常国事自有耀邦决之。联但有一言以告其及天下臣民:共产天命不可变,天子权威不可变,圣人之道不可变,八旗地位不可变,此四者,国之根本也。"诏下,天下咸服。有言官请帝改元,帝曰:"我乃正统,直承太祖,无须改元。"自此天下不以国锋为旧帝,但称废帝。 是年,下均田诏,复退官田于民。 是年,南夷犯我,平之。
是年,帝以人口日多,土地殆尽,乃下诏倡节育。 改革三年,帝登黄山。 帝为人外谦和而内深虑,既正位,只集兵马之权,其余多托于耀邦,但凡军国大事多先请于帝而后报耀邦,帝常唯唯否否,暗则使亲信察耀邦之为。耀邦知帝性,凡事必先请示。其时赵紫阳为相,与耀邦协力,平反冤狱,鼓励农商,广开言路,一时海内升平。帝亦甚喜。 是年元旦,议政殿大学士、太师叶剑英致电台逆:若能输诚来降,可既往不咎,官任原职。 是年,葬故摄政王刘,上尊号殇帝。 改革三年,夷美利坚部、英吉利部、倭部来贺,乃于深圳、珠海、湛江、厦门设洋行,准夷商居住。 改革五年,第十二次八旗大会开。 是年,美夷暗通台逆,儒生上书力谏,帝乃于8月17日诏谕美夷不得与台逆易军火,又下诏责儒生。 是年,前朝太祖中山王后国太宋崩,尊为天后。 是年,儒生白杨作《苦恋》,擅议太祖朝事,斥之。 初,帝以太祖晚年倦政为鉴,琐细之事多交于耀邦,耀邦好新法,士亦多有以夷法妄谈国是者。帝乃下诏曰:"闻有以夏变夷者,未闻有以夷变夏者,今尔等小人之儒,擅学夷法则已甚矣,竟欲乱我国政,其心可诛。念尔初犯,故赦之。" 改革七年,于天安门行祭天大典,帝亲出抚民,臣民百万人齐呼万岁。 改革八年八月,倭部越礼祭,太学生百人扣阕。 改革九年元旦,太学生数百人扣阕奏事,帝怒。耀邦上书,自陈德才皆不堪摄政,请辞之,帝准之,以紫阳代之,耀邦仍加大学士衔,内书房行走。 紫阳,河南人,初任四川巡抚,归田于民,多有德政,后任首辅,政见多与耀邦同,但紫阳性和顺,不似耀邦多有直言,故为帝喜。 是年4月,以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非所宜言,除旗籍。 改革十一年六月,太学生柴某为无赖殴死,太学生数百人赴刑部击鼓砍蠹。初,耀邦执政,多用新人,太学生亦有议政之风,帝屡下诏不得止,乃废耀邦。紫阳继位,仍纵学生,帝亦不悦,至此有废紫阳之心。 是年,物价暴涨。 其时,官绅子弟,多有经商者,借官卖而贩私货,民多有微词。 -- 改革十二年四月十五,恩准退位摄政胡耀邦逝。群臣议谥而不决。各地儒生交迭上书请以君礼葬之,并请重开言路,改革冗制,彻查贪官。 四月二十二,以宾礼葬耀邦,太学生万人集天安门,请面谏。 二十三日,紫阳出视北高丽。首辅李鹏素与紫阳有隙,乃与直隶总督李某、藩台陈某求见帝而密言。二十六日,帝乃下诏曰:"故退位摄政胡文忠公耀邦,摄政七年,夙夜奉公,堪称勤勉,今乃忽逝,朕何堪也!臣民亦同悲之,忆其功勋劳苦,退而思之,无不感慨。然有宵小之辈,借机谋乱,幼稚生员,亦为所欺,此,难为天下容也!望尔等迷途知返,洗心革面,否则国家重法,为尔等所设!" 诏下,舆论哗然,皆以为此李某谗言也。太学生乃决议停课。 紫阳回,不以前诏为然,然帝盛怒,亦不敢谏。 五月四日,夷俄罗斯酋长戈氏来朝,与订盟共抗美夷。 五月十三,学生数百人于天安门死谏。至十七日,各地士绅民众集会上书者以百万计。李等惶惶。 五月十九,诏精锐入京勤王。 五月二十三日,给事中胡绩伟等五十九人弹劾李鹏。 二十八日,元老大臣万里于上海府驻节。 六月四日,御前三十八军平息民变。 九日,帝与太师杨尚昆、首辅李鹏视御林军。 十四日,废紫阳,以原南洋总督江泽民代之。 十九日,帝下诏传位于摄政王江,改元整顿。尊帝为太上皇。 整顿四年,太上皇仿舜南巡。江帝下诏令百官皆习《太上皇语录》,改元市场。 帝晚年体衰,仍多问国家大事,尝谕江帝:"为政之道,首在富民,民富则国强。但圣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可使民富身,不可使富心。" 帝生平节俭,无所嗜好,独好桥牌。尝巡视太学,博士林某与玩牌,帝喜,令为祭酒。市场六年一月,帝薨,罢朝七日,停娱乐。 二月,上谥号为文仁恭靖玄武世祖景皇帝。 帝有二子,长朴方,于文革中残,帝甚惜之。后为散官。 次子质方,女榕,皆经商。榕曾于文革中首倡造反,后尝作《父皇起居注》,帝晚年耳背,言谈皆赖榕为译。 女楠,曾为工部侍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