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编制和管理不变,校园面积和学生规模,上课和科研等活动保持不变,而且也还在原来位置,相当于分校区的形式,只是行政上总校成为一所学校,形成一所超级巨无霸高校,无论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杰青、自然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三大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授等人才资源直接加起来,优势学科基本形成互补,综合实力是不是会大增? 原来的编制和管理不变,校园面积和学生规模,上课和科研等活动保持不变,而且也还在原来位置,相当于分校区的形式,只是行政上总校成为一所学校,形成一所超级巨无霸高校,无论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杰青、自然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三大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授等人才资源直接加起来,优势学科基本形成互补,综合实力就会大增。 学校占地,华科7000余亩,武大5187亩,共计1.2万余亩。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体等学科全面发展。大类学科,武大10大类,华科10大类,共计20大类。本科专业,华科97个,武大122个,共计219个。硕士点,华科214个,武大347个,共计561个。博士点,华科183个,武大250个,共计433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武大42个,共计81个。前十学科,武大23个,华科17个,共计40个。TOP1顶尖专业,武大4个,华科3个,共计7个。一级国重,武大5个,华科7个,共计12个。二级国重,武大46个,华科42个,共计88个。全职两院院士,武大17人,华科15人,3人外籍院士,共计3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科89人,武大71人,共计160人。千人计划人才,华科41人,武大36人,共计77人。青年千人计划,华科83人,武大69人,共计152人。国家杰出自然科学基金,华科61人,武大47人,共计108人。高校全职40后院士,武大9人,全国第六,武大7人,全国第八,共计16人。长江学者近5年累计,武大39人,全国第五,华科26人,全国第十,共计65人。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高校,华科579项,全国第四,武大368项,全国第13,共计947项,全国第一且遥遥领先。2007-2016国家自然学科基金立项数目,华科4987项,全国第五,武大3513项,全国第十,共计8500项,全国第一遥遥领先。2007-2016国家人文社科基金立项数目,武大457项,全国第三,华科170项,全国第52,共计627项,全国第2,和第一几乎相等。2011-2016高校三大奖累计,华科25项,全国第四,武大14项,全国第13,总计39项。重点实验室情况: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多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顶尖学科:
2017大学排名:
这个并非无稽之谈。当年的教育部长的确是要求武大和华工合并,也曾经要求同济和湖医两所医学院合并。最终由于华工的抵制,合并并没有实现,据说因此得罪了部长,华工的各项拨款被冻结。同济和湖医分别被并入华工和武大。 当年的合并武大捡了便宜,收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三所第一批录取大学。华工虽然收了同济,这一点上比武大收湖医是爽一点,但是收的另两所第三批录取学校就属于扶贫了。 要看武大和华工合并的假设不如先看看武大收编和华工收编之后的走向。收编之前,武大和华工的排名基本在全国排7-9,甚至华工经常在前,这可以看出华工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合并之后一直到今天,武大靠谱的排名基本是全国第7左右,华工的则在第10名徘徊。可以说,综合两所学校的发展来看,虽然武大排名还比较稳定,华工的下降不能算少。当然,这是在全国很多学校都发生了合并的背景下,比如北大合并北医,清华合并协和,浙大则是来了个杭州一网打尽。 全国发生的很多合并发展各异,有的发展好,有的并不好。比如浙大的合并对排名提升还是很不错的,浙江医科大学被浙大收了之后发展得很不错,但是同济被华工收了之后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反而是掉队了。湖医本来处于上升势头,但随着合并,上升不再。所以很多合并并不意味着发展,搞不好会出现停滞不前。 这和很多企业之间的合并一样,做大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强。虽然合并并不意味着就会变弱,但同样,合并肯定不能说一定会做强。这是两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