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武大生活圈要带你重温的是《美丽人生》,每一个精神乌托邦背后都是善良和信仰编织的爱的故事,寓言式的教育背后必是童真与快乐并存的“美丽人生”。美丽人生是在告诉人对在黑暗中不要害怕,保持自己的信念,以及欢乐的生活态度,毕竟有梦想的盼望下,人生终究会变得美丽。 《美丽人生》是由著名导演罗伯托·贝尼尼于1997年执导上映的一部二战题材影片,该片一改传统反战题材的固话模式,以独特的基调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小人物动人的情感。影片上映后一度引起讨论和追捧,并斩获了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奖项,一举拿下第51届戛纳电影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的荣誉。 导演贝尼尼初看彼有“意大利卓别林”之风,搞怪的神态,稀散又不失去飘逸的凌乱头发。 他喜欢讲诉二战抗战时期的故事,《美丽人生》就是自己自导自演的一部戏。 前半部分是喜剧,后半部分是悲剧,整部剧都没有离开过他的谎言。 他的谎言为女神多拉编织真诚热火的爱情梦,他的谎言为儿子乔舒亚编制冠军奖励的游戏梦。基度的谎言再多,可他从未为自己撒谎,他只是为妻子和儿子构造精神乌托邦。 故事以德国法西斯捕杀犹太人为背景,讲述一个犹太家庭的命运。犹太青年基多与意大利姑娘多拉传奇相识,结婚并生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但幸福很快被法西斯的铁骑打破,一家人被抓进集中营。慈爱的父亲为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免受纳粹的摧残,谎称这痛苦的集中营旅行只是一场为了获得生日礼物的刺激游戏,在营中父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为孩子编织美丽的童话之梦,最后为了一家人团聚而献出生命。 《美丽人生》叙事策略不是顺序的。从电影开头的叙述可以看出,电影采用了闪回和记忆回溯的策略。在电影开场的时候,在浓雾中,一位成年人带着一个孩子走向前方,这是电影中基多和他的儿子约舒亚,同时配音说道:“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却不容易说清楚,它像寓言一样既有悲哀,也有奇迹和欢乐。”这样的叙述方式让观众可以迅速回到半个多世纪以前。 对于导演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叙述方式,影片巧妙地采用了非典型叙事的方法,让长大后的约舒亚成为电影的叙述者,观众成为他的同伴,与他一起观看这段记忆,从他的角度,了解到伟大的父亲为保留儿子的快乐童年而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场面与色调明亮流畅,节奏轻盈,故事框架巧妙,在基多诙谐的语言和活泼的肢体中给人一种欢乐和愉悦的感觉,偶尔带出的二战背景并没有影响观众观看电影的快感。相反,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基多家族进入集中营后,一架列车缓缓驶入地狱,影片的基调转变为了强烈的阴郁和灰暗。开端和结束之间的鲜明对比极具张力地凸显了《美丽人生》的主题。 不难发现,在整部影片中,导演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明暗切换的风格,这种风格一部分表现在基多和多拉之间的相遇和相爱上,另一方面,它表现在纳粹集中营里基多为了保护他的儿子而说出的许多谎言上。电影以童话般故事和戏剧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纳粹和法西斯分子的黑暗,导演将基多的死亡当做叙述故事的一个载体,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突出电影的主题,表达成年人为了保护孩童纯真和童趣的震撼人心。 纵观整部影片,《美丽人生》将战争中底层民众承载着的苦难,乐观和幽默的生活态度以及意大利戏剧元素中的情感渲染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电影中看似荒谬浪漫的故事情节比直接展现血腥屠杀的电影场面更加让人印象深刻。导演巧妙地用游戏的方式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性,并留下发人深省的反思。可以说,影片对观众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启示,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寓言,激发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影片不仅在电影语言上颇为出色,同时其自身故事所展现出的内在生命力也使其成为了一部不朽的影史经典。 最后把镜头定格到人间至美,圈圈祝愿大家都可以 来最美大学,成就最美人生!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进入武大生活圈论坛官网whush.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