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北岸,首善之区。依水而建,得水而兴。 江岸,底蕴深厚、文化多元。自汉口开埠以来,沿江一带成华中地区对外开放高地,东西方文化在长江之滨交融,百年中山大道沿线,历史建筑林立,黎黄陂路上,红色资源聚集,留存珍贵的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见证武汉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老街区蝶变,老房子新生,城市活力不断激发,历史之城焕发勃勃生机,向着美好未来前进。 由沿江大道—江汉路—京汉大道—黄浦大街围合的区域,即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江岸辖区内共6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包括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大智路片和六合路片。 这里是武汉市现存的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保留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全区现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64处,各类文博场馆21家,优秀历史建筑128处,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的里份18处,占全市的90%。这些建筑承载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见证了武汉在近现代历史中的变迁与发展。 穿越百年 “街头博物馆”变身“慢生活”特色街区 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裕兴洋行旧址、顺丰洋行旧址、巴公房子旧址、汉口首善堂旧址……在江岸区长604米的黎黄陂路上,一栋栋哥特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历史建筑物沿街伫立,这些具有特殊历史和异国风格的建筑掩映在参天大树下,如陈列品般展示于街头,被誉为“街头博物馆”。 一元街道洞庭社区的居民龚友娣,在黎黄陂路附近生活了十几年。家门口就是珞珈山街小公园,这里绿树成荫,健身器材齐全,成了居民锻炼、纳凉的好去处。本世纪初,她从汉阳嫁到江岸。“以前的黎黄陂路有点破旧,背街小巷都很狭窄。”如今,别致的小石板路、精致的历史建筑,沿街分布的特色咖啡馆、餐馆、点心店……成为街区一道独特风景,古典与浪漫在这里交融。“住在这里让人赏心悦目,我打心底里喜欢现在的新面貌。”龚友娣高兴地说,改革开放以来,周围环境的变化翻天覆地。 始建于20世纪初的黎黄陂路,时称夷玛路,1946年改名为黎黄陂路。道路两侧保留了17处近代遗存的欧式建筑,几乎囊括了城市建筑的所有功能,集中展示了老汉口历史建筑的演变。现在,穿越百年的黎黄陂路成了武汉著名的“慢生活”特色旅游街区。 “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特殊,被称作‘九省通衢’,历史意义和未来价值在这里交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佩克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教授Yevgeniya Kaganovich表示。今年6月,她和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等地的多位知名设计师走进黎黄陂路,实地了解历史建筑保护及街区建设情况。参观期间,大家对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赞叹不已。 老城复兴 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蝶变新生 时光倒流至两年前,汉口黎黄陂路改造修复工程完工,百年老街黎黄陂路(沿江大道至胜利街)、珞珈山街(黎黄陂路至兰陵路)变身“T”字形历史风貌步行街。步行街定位为俄式建筑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区,以保护性修缮为主,还原历史风貌为前提,成为集博物馆、展览馆、咖啡馆、个性餐饮等为主的休闲街区,被誉为“汉口最美步行街”。 汉口胜利街165-169号、黎黄陂路交叉路口,一座坐西向东的三层红砖洋房及其副楼格外引人注目。这栋小楼正是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2014年5月,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获批筹建。按照“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的重要批示精神,江岸区先后投入23亿元,推进实施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 历经两年修缮,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正式开馆,这也是全国唯一以“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命名的纪念馆。 以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为核心,一平方公里范围内红色景群为重点区域,聚集了10余处保存完好的重要红色旧址,这里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在老武汉人的记忆里,汉口中山大道就是一座万国建筑的博物馆,承载着武汉的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2016年底,百年中山大道改造完成,沿线共38座老建筑得到重新修缮,再现老汉口里弄风情和百年老街的商业繁华。中山大道江岸段改造工程,实施了绿化景观提升、建筑立面整治和商业业态调整等一系列综合改造措施。如今,这座建筑博物馆又复活了。 着眼于生态复修、老城复兴、文脉复归,通过以文聚气、蝶变提升,促进文化、科技、金融、旅游、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江岸区打造演绎“老汉口”独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标、“长江文明之心”的重要展示区,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提升建设历史之城。 如今,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正不断蝶变新生。 改革浪尖 历史之城激发未来空间想象力 面向新世纪,走进新时代,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站上改革发展的风潮浪尖,瞄准创意设计、网络互娱、数字文创、文化艺术等高端高效产业,充分激发历史之城创新活力和未来空间想象力,为城市更新、“品质江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鄱阳街46-56号,矗立着一幢巨大的红砖老房,这就是老汉口人十分熟悉的“巴公房子”。1861年,汉口开埠后外国茶商纷然而至,开启了汉口作为“东方茶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万里茶道”从这里走向世界。进入21世纪,“巴公房子”将实施高品质修缮,并面向全球招商…… 江岸区抢抓武汉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机遇,规划建设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在三阳路片打造中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意设计产业集群。这里是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的窗口,是承载武汉“设计之都”设计产业进军国际化舞台的重要载体。 由武汉江岸区打造的中国首个网络互娱体验街区也在今年5月亮相。选址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江岸网络互娱体验街区,将依托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里份文化等文旅资源,形成集沉浸式文旅体验、数字文创产业布局、智库研究机构落地为一体的综合性街区。 同样选址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汉口文创谷”,是全市首个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谷”。“汉口文创谷”将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在发展中保护城市文脉,致力打造老城有机更新、“文化+”产业加速集聚、文化特色更加彰显的武汉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功能核心区。 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