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经验谈|我如何从一志愿华东师大被调剂到华中师范大学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了就不要结束;
无论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了就不要悔恨。
我的本科是东北师范大学,专业是学前教育。深受家里人观念的影响,即,高中时你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到了大学你就解放了。于是,上大学后,我彻底解放自我,每天玩得很high,学习上则完全是马马虎虎,勉强算上班级中等。
靠着自己的英语基础,大一飘过四级,六级考了5次,直到大四上学期才过(470分)。大三下学期,身边的同学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了,有的同学打算找工作,于是在考教师资格证,做简历;有的同学可以保研,于是在忙着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刷学分绩点。我迷茫了,保研无望,也没准备好工作。后来,经过我认真考虑后,我决定考研,为的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大城市梦”。就像薛之谦的《骆驼》这首歌中的歌词一样——我是骆驼没见过最美的沙漠;我心里有片沙漠点缀着森林湖泊。
我的考研情况:第一志愿华东师范大学,初试成绩344分,英语一:74分,政治:60分,311基础综合:210分。
择学校择专业
选学校
我决定考研的时间是2017年3月份。选学校时自己很迷茫,纠结了很久,最终决定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当时主要考虑了以下三点:
第一, 结合自己的兴趣:经过一番删选之后,我定的学校有: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大学所在的城市我都非常喜欢。从小生活在北方,又在东北呆了四年的我,对南方的城市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我觉得结合兴趣很重要,越到后来我才越发现,是对南方城市的那份憧憬和向往一直支撑着我走到最后。
第二, 结合自身的实际水平:我了解到浙江大学是自主命题,而华东师范大学是311统考,311统考中有90分的选择题,我觉得我个人比较擅长做选择题,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话,可以发挥我的个人优势。而且浙江大学的考研复试线达到了360分,尽管本科院校是211,但大学一直都是马马虎虎,很多知识都是要重新学习,对于报考浙江大学,我还是非常没有信心。所以,我最终决定报考华东师范大学。
第三, 结合家长的意见:家长比较想让我报考处在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因为我哥哥在上海上班,爸妈觉得这样也能够彼此有个照应。
选专业
我还是比较喜欢教育这一行业,因此研究生仍想报考教育学相关专业。但自己不怎么想当老师,更想去出版社、教育部门工作,自己也比较喜欢偏研究的工作,于是便选择了报考学硕。
当时确定下来的专业有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通过查阅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报录比、就业情况、跨考难度,最终选择了特殊教育学。后来发现报录比的参考价值不大,虽然报考人数很多,但是上线人数并不多。
注:这个各专业招生人数是按照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制定的,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可能和该表不太一样。例如特殊教育学原计划招收6个人,实际录取人数为7人。当时我一直把考进前6名作为我的个人奋斗目标。
购买考研资料
英语
英语我花399元报了考虫,考虫赠送了一全套资料,包括考研单词书,考研真题、五本讲义。因为我当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英语一考到78-80分(尽管最后只考了74分),所以后期又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何凯文《外刊时文精析》、张剑《考研英语真题黄皮书》、《新东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partB精讲精练》这五本资料作为补充。
政治
肖秀荣的全套书籍,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知识点提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点预测》、《肖八》、《肖四》,2017年9月份大纲出来后,买了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311基础综合
教材类:十二所师范《教育学基础》(第三版)、王道俊《教育学》、袁振国《当代教育学》;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三版);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教辅类:我买了凯程311的强化课程,赠送了徐影老师的全套资料,包括:《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教育学考研真题汇编》、《教育学考研题库》;另外我买了高教版《教育学考试大纲》、《大纲解析配套1000题》、《历年真题超详标准解析》。
*专业课初试资料
制定考研计划
基础(3月20日—7月12日)
英语:1997-2004年真题、单词、长难句
*听课做的英语单词笔记
*做的真题分析
专业课:
3月20日—4月25日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4月26日—5月26日十二所师范《教育学基础》(第三版)、王道俊《教育学》、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5月27日—6月18日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6月19日—7月12日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政治:政治开始复习得比较晚,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
强化(7月15日—10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