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4|回复: 0

北岛:汉语诗歌再度危机四伏

[复制链接]

8

主题

12

帖子

34

积分

武大郎

Rank: 2

积分
34
18-湖北-绥 发表于 2018-7-21 17: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岛:汉语诗歌再度危机四伏
  1972年年初,我把刚完成的《你好,百花山》一诗初稿拿给父亲看,没想到他责令我
马上烧掉,其中一句“绿色的阳光在缝隙里流窜”把他吓坏了。我看见他眼中的恐怖,只
好照办。此后我再也没把自己的作品给他看。

  我想借助这一往事,请在座的各位跟我一起回溯源头,寻找汉语诗歌当年的困境。在
那年头,词与物的关系被固定了,任何颠覆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生命。不得不承认
,我们当时处在一个多么低的起点,仅仅为捍卫汉语的基本权利而斗争。“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当时既不知道前有“九叶派”,也不知道后有“第三代”。或许正是由于
绝望和对绝望的反抗,一系列诗歌事件发生了。然而,四十年后的今天,汉语诗歌再度危
机四伏。由于商业化与体制化合围的铜墙铁壁,由于全球化导致地方性差异的消失,由于
新媒体所带来的新洗脑方式,汉语在解放的狂欢中耗尽能量而走向衰竭。词与物,和当年
的困境刚好相反,出现严重的脱节——词若游魂,无物可指可托,聚散离合,成为自生自
灭的泡沫和无土繁殖的花草。诗歌与世界无关,与人类的苦难经验无关,因而失去命名的
功能及精神向度。这甚至比四十年前的危机更可怕。

  从此时此地回首,进入视野的先是五四运动——新诗诞生的地平线,背后是源自《诗
经》由民族苦难与审美经验共筑的三千年的连绵山脉,四周是人类众多语言文化交相辉映
的诗歌群峰。如果说九十年前新诗还处在地平线上的话,那么经过几代人的跋涉,我们终
于爬上了一个小山坡。

  与民族命运一起,汉语诗歌走在现代转型的路上,没有退路,只能往前走,尽管向前
的路不一定是向上的路——这是悲哀的宿命,也是再生的机缘。

  人世沧桑,众声喧哗。一个民间诗歌奖或许有多重意义。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在时光
流逝中造成停顿——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一个人二十岁的骄傲和六十岁的悲观,或许是
一种平衡,在彼此观照中获得某种悲喜剧效果。



签名档

【临江仙】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卜算子】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主题
    34
    积分
    12
    帖子
    8
    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