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天才到什么程度?武汉大学迎来最小新生:15岁喜欢人工智能 武大最小“大学生”王楚极 小学能看懂哥哥初中的数学书、即使跳级成绩仍能排前三……15岁的武汉大学新生王楚极是个天才吗?爸爸王学峰坦率地说:“他或许有天赋,但胜在自学自控能力。” 23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大信息学部见到了2003年4月出生的湖南小伙王楚极。他的父母和已工作的哥哥送他来汉上大学,今年他以649分的成绩考上了武大测绘学院。他也是今年武大年龄最小的新生。 最早发现孩子与众不同,是因为老师“告状”:“上小学时,老师向我们反映,孩子老是趴桌上睡觉”。王学峰没有骂孩子,问了孩子后,他了解到,孩子觉得课堂内容“无聊”,再一问不得了,孩子将小学一年级某个课程整本书的内容背了个八九不离十。他索性让孩子跳了两级,“事后回想,可能跟老人带了一段时间有关,老人爱下棋,孩子从小就爱玩魔方、下象棋,对空间、逻辑等理解力较强”。 但小学后,父母俩就坚持自己带俩娃。一路读下来,除了小学曾参加过几次培优外,王楚极再也没上过培训班。干土建工程师的爸爸,极为自律,列工程计划是常态,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会一个词“限时限量”,很少成天陷入题海,也没有超出计划的花销:“不习惯父母陪做作业,常赶他们走,自己集中精神一会儿就做完了,做完了时间都是自己的。” 像许多00后一样,王楚极高中时就有了自己的手机和个人电脑,父母也曾担心孩子会陷入网瘾,但观察孩子课业之余玩两小时电脑游戏,大多数时间都能下得来,从来没有收过手机或锁过网。 夫妻俩介绍,王爸爸忙于工地,王妈妈是家庭主妇,但俩孩子都不是妈宝,初中时就把王楚极“赶”进了离家不远的学校住校,“不但衣服自己洗,回家后还能炒番茄鸡蛋端给父母吃,我们就坚持让他住校,一直住到高三”。 四口之家团聚时,王爸爸常带两个儿子一起打乒乓球,借着机会跟儿子“磕心”,还带孩子到周边郊游,王楚极会仔细观察农村耕田,并幻想“收集田里水温、成分等数据,使用人工智能耕作”。 领着家人买回了生活用品后,王楚极就开始催父母回家了:“爸爸跟我约定了每月不超出1200元的用度,多了我自己打工,我已经开始了解武大勤工俭学的政策了。” 说到未来,稚气未脱的他坦白的确还没有太具体的规划,“我喜欢人工智能,说到偶像啊,微软小冰(智能聊天机器人)算不算?” 武大本科新生00后占八成 他们更自立更融入集体生活 2018年,大学开始进入00后时代。武汉大学2018年共录取普通本科生7226人,据长江日报记者统计,约八成左右都为00后。 他们更自立。考入武大动机学院的四川籍新生吴万燚,自己填志愿,自己订火车票,带着爸爸来报到,用手机导航找到宿舍、办好手续。他说,高一时父母都不在身边,整整一年自己一个人上学,“高一时就会使用电子支付,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有时不想做饭,也会自己点个外卖”。从安徽来城市与设计学院报到的新生小陈,早早就将被褥和冬衣托运,自己寄出自己收。拖着大包小包的新生越来越少,在武大工学部工作上十年的邮政小包员工谭光祝说,这些年,新生入学季行李先到校的越来越多,比日常可能多了1到2倍的快递量。 他们更融入群体生活。8岁遇车祸高位截肢、考上武汉大学的“奇迹男孩”徐剑楠,来到校方专门安排的一楼宿舍,别人是上床下桌,他是校方专门设计的下桌下床。面对长江日报的直播镜头,小伙很开朗,并跟室友互相拍拍肩膀打招呼,“妈妈晚上要起来送牛奶,很辛苦。我不会让妈妈陪读,我要和新同学新伙伴一起”。 00后的父母们,是真正的70后,他们跟孩子约法三章、商量着报志愿、孩子送到转身就走。在湖滨和工学部宿舍,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有家长用淘宝给孩子买了防滚下床的护栏,也有孩子父母互扫微信,商量着“联防联管”,但他们也知道,孩子终须长大,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更多新生在购买生活用品、忙着打扫卫生,他们的父母帮忙打下手。 武大新生全面实行三学期制 23日,武汉大学2018年新生入学报到。今年武大,为何这么早就开学?武大本科生院院长张绍东介绍,这是武汉大学优化学制安排的一部分。 张绍东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与往年相比,武大新生上课时间提前三周,可以让新生有更充足时间投入学习,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武大2018年起,新生起全面实行三学期制。该制度压缩长学期,增设一个短学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