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体育部成立于1986年11月,是直属学校领导的体育教学单位和体育运动行政管理部门,其历史源于1915年5月国立武昌高师设立的体育科。 1915年5月,国立武昌高师成立师生结合的校友会,共同参与学校教学与行政的管理工作。校友会下设有体育科,负责全校的体育工作。体育科下设有田径组、武术组、竞技组、篮球组、垒球组、棒球组、网球组等。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体育部,归教务长领导。1940年3月,学校将体育部改名为体育组。1953年4月,体育组改名为体育科。1954年11月,又改名为体育教研组。1960年3月,体育教研组改名为体育教研室。1966年3月,体育教研室改名为军事体育教研室。1972年10月,又恢复为体育教研室。1984年11月,体育教研室定为副处级单位。1986年11月,取消了体育教研室,成立武汉大学体育部,定为正处级机构。2000年12月,原四校体育部合并,成立了新的武汉大学体育部。 1928年,学校为了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在学校组织大纲中规定设立体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全校的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设施等工作的计划、规划,以及研究决定体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1954年11月,武汉大学体育委员会改名为武汉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王星拱、赵师梅、丁人锟、高尚荫等知名教授及李进才、胡德坤、李文鑫等校领导先后担任过体育委员会主任或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武汉大学开展体育教育的历史悠久。早在1899年,学校就聘请了国技教师,修建了体育运动场所,开设了体兵操课。1913年至1923年,学校每年春、秋两季均举行全校体育运动会或远足运动会。1917年,学校规定体育课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1919年4月,开始实行全校早操制度。1933年,各学院相继成立了学生体育会。1936年,学校用黎元洪之子黎绍基、黎绍业的捐款修建了一座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的体育馆,取名为“宋卿体育馆”。 武汉大学体育部是直属学校领导的体育教学单位和体育运动行政管理部门。下设有党政办公室、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第三教研室、第四教研室和武汉大学体育健康研究中心,并在每个教研室建立了党支部和工会组织。 体育部现有教师99人,其中有主任1人、副主任4人、教授10人、副教授55人;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际级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15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中共党员43人;硕士学位者17人、博士在读3人;有干部、职工22人,其中党总支书记1人、党总支副书记2人、中共党员5人、高级职称者3人、中级职称者4人、专科及以上学历者7人。 学校现有体育场馆面积16.19万平方米,其中有体育馆4座,风雨操扬1座,塑胶跑道、人造草田径场3块,塑胶跑道、天然草田径场2块,塑胶篮球场39块,水泥篮球场14块,塑胶排球场18块,水泥排球场6块,塑胶网球场11块,三合土网球场3块,塑胶羽毛球场40块,水泥羽毛球场8块。 百余年来,武汉大学形成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优良校风和学风,同样,在我校体育工作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也是贯穿始终的。我校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要求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在体育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为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贡献。1992年至2000年,我校三次被教育部授予 “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普通高等学校”等称号; 1999年,体育部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我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并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受到表彰。 1987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学校;新武汉大学成立以来,我校学生在各类体育竞赛中更是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全国性比赛中,共获14个第一名,13个第二名,15个第三名;羽毛球、乒乓球在全省及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男子排球、田径在全省高校中位居前列,在全国高校中处于上等水平;另外,我校招收的国家羽毛球队运动员蔡赟、魏轶力、赵婷婷,多次在世界大赛中披金挂银。2006年9月24日蔡赟/付海峰更是夺得了阔别了17年的羽毛球男子双打世锦赛冠军。 新武汉大学以来,体育部领导高度重视体育科学研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体育部教师积极开展体育科研。截至2005年,体育部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91篇;编著有关教材、专著15部;获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5项;获省部级或学校优秀成果奖108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全面开创我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新局面,为实现“把武汉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大学”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