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大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回眸过去,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2014年,武汉大学进入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400强,跻身中国大学世界排名“G9集团”。2015年,武大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73位。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武大考察)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曾在武大珞珈山南坡长住,图为1938年两人与美国记者斯诺在武大居所前合影)
(武大的春天是樱花粉 秋天则是银杏黄) (校园内最大的绿色广场——珞珈广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落实学校“顶天立地”发展目标,弘扬大学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的担当精神,武汉大学于2013年设立西南联络处,以便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系统领域更好地服务云、贵、川、渝、藏等西南地区。在之后两年时间里,武汉大学先后与贵州省委签署协议设立“武汉大学(孔学堂)国学研究院”,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成都市人民政府 武汉大学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武汉大学西南研究院,并筹建“武汉大学成都珞珈科技园”。 2015年6月4日,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武汉大学西南联络处正式更名为“武汉大学西南研究院”。2017年4月13日,武汉大学西南研究院在成都市双流区注册登记为独立事业法人单位,落户成都,植根大西南,服务“一带一路”。这对于武汉大学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优化校地合作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西南研究院签约仪式) 西南研究院发展总的指导原则是:坚持全面依托武汉大学,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借助多方社会力量把武汉大学西南研究院打造成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院。 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校训,西南研究院致力于建设为“学校、军队、地方、社会”的联系纽带。西南研究院现设综合管理办公室、科技合作部、教育培训部、干部培训中心、校友联络部、财务部共六个部门,着力开展校地产学研合作、人才科技服务和校友联络工作,大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事业,积极服务于广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我院院长孙强、副院长何利军一行到乐山师院研讨对口支援工作) (我院院长孙强、成都武大校友会领导欢迎台湾武大校友会会长刘荣辉一行来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西南研究院将努力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 武汉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助推校地合作共赢。以武汉大学成都珞珈科技园为产学研基地,西南研究院将努力发挥学校科研、人才、学科优势,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入,积极开展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实践和人才培养服务,以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服务于学校“人才强校”和“双一流建设”。同时为西南地区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国防、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库支撑,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中再创武大辉煌! 扫面二维码,关注武大西南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