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2岁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入选测绘系统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3岁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34岁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5岁获湖北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其间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6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测绘领域最年轻的院士…… 从选择测绘的那一天起,李建成就在这条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一个个荣誉是对他执著追求、辛勤付出的最好奖励。 时光追溯至1987年,那一年本科毕业后,李建成师从王昆杰教授攻读硕士,1990年硕士毕业,成为宁津生院士的第二位博士生,开始研究地球重力场这个“冷门偏门”。多年奋战,不屈不挠,李建成在浩瀚科海迎风搏击,成长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 携手创新结硕果 与导师宁津生、晁定波、王昆杰等学者一起,李建成致力于用现代理论和技术求出一个统一精确的全国“大地水准面”。 这是一个过于专业的名词。让我们听听宁津生的解释:“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地水准面,就无法测出海拔高度。为了定出一个起始面,我们设想海平面是个静止不动的水面,这个水面就是大地水准面。”如果有一个精确的全国大地水准面,测绘领域的许多问题会变得既简单又省时省力。 经过不懈探索,李建成等求出的全国大地水准面精度达到0.3米,满足了我国1:50000地形图测图的要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前,我国用传统办法求出来的大地水准面精度一直徘徊在3至6米之间,将其提高到分米级难度已较大,国际目标则是“本世纪达到厘米级”。而李建成在部分城市已将精度推进至毫米级水平。 “李建成是我国大地水准面工程化应用研究的主要开拓者,解决了精密区域大地水准面确定的多项理论和技术难题,完成了从米级到分米级、到厘米级、再到亚厘米级三次精度跨越。”在对他研究成果的评定中,业界专家不吝笔墨地给予肯定和赞扬。这一成果已经规模化推广应用到我国100多个省市区域的大地水准面精化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只用GPS卫星接收机和求出的全国大地水准面,就能直接测出各类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海拔高度,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宁津生说。 “我的读书时代,多位名师带我一人,他们的言传身教令我终生受益。”李建成经常感念。老一辈测绘科学家不仅是他的导师,后来也成为了他科研路上的同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携手创新,是李建成事业发展的灵魂和生命。 执著严谨勤求索 李建成是个执著的人,了解他的人都对此印象深刻。他对专业的执著,从一开始就显现出来了。21年前,当他选择“大地水准面”时,它还只是测绘书本中的一个普通专业名词,基本上无人问津,因尚未产生经济效益,国家也不重视。但李建成选择了它,并一门心思扎进去,乐在其中。 虽已事隔多年,李建成的同窗好友兼同事闫利教授依然记得,那个深夜,李建成敲开他的门,像捡到宝贝般兴奋,眼睛里闪着光。“他花了近3万块钱买了台计算机,那是他想方设法做课题攒下的钱。”闫利回忆道。 在当时的博士楼里,炎炎夏日,推开李建成宿舍的门,见到的总是他在计算机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从他光着膀子运算数据的那股劲看,就知道这小子终会成功。”昔日同窗、亦即后来的团队伙伴和事业搭档们,对这一幕记忆犹新。 李建成主持的所有课题,一丝不苟地标注每个分支成果的所有者;与人交流学术时,他从不打断他人,总是先倾听再发言。“正是这种尊重他人学术研究的做法,带领学院形成了良好的院风和学风。”张小红教授认为。 “只要不出差,永远可以在办公室找到他,哪怕夜里11点。”李建成的学生、青年教师邹贤才说,“他的科研成果,是在长期始终如一的不懈努力之下取得的,熬夜加班、牺牲周末是家常便饭,即使是等车、等飞机的短暂时间间隙,他也不会轻易放过。他常在出差的车上写程式、推公式,他说这是他的爱好。” 他的这份执著,正是源于对事业的热爱。 注重细节成大器 “我和老师相处近20多年,他对我的个性和事业发展都有极大影响。”谈及恩师,李建成充满了感激和敬仰。导师宁津生在生活中对学生十分关心,学业上要求非常严格,这种风格,李建成可谓一脉相承。 学生生病住院,李建成常去探望,出医药费稀松平常;有学生因病脱发,他掏钱让学生植发;为生病学生联系医院并确定诊疗方案;每学期送学生参加英语口语培训班;为已毕业的学生写出国推荐信……李建成对学生“有求必应”。 “在学术上,他可没这么好说话,甚至可形容为严苛之至。他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李建成的门生、青年教师金涛勇透露。李建成带学生做课题,学生开心地汇报,“精度达到1.5毫米了!”他却要求学生,“向1.4毫米努力!”他和学生一起在计算机前编程序写代码,为了更美观,连一个小空格都不放过。 他注重细节的一件件轶事,在师生间流传,影响着更多的人。 从合校初担任院长,李建成的管理生涯已走过十多个年头。“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在人生的沙场上、在科学的重任中顽强不屈的战士;我希望自己是一名奋斗不息的永远的战士,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多些,再多些。”多年前,李建成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带着内蒙古大草原强健的血脉,这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年轻院士,正迎着旭日,跨步前行在中国测绘大道上。 (编辑:付晓歌) |